对于岳飞这样的武将很难让人联想到他还会书法,在传统的观念之中,书法向来是文人的掌中之技,但可曾想颜真卿也是曾是武臣呀。岳飞不仅武艺高战打得好,其书法水平也不低,他最出色的是其草书之技。
清人蒋廷锡就曾评价其字,他说:“岳飞的书法,如脱缰骏马般洒脱不羁,笔锋藏尽山河豪情。在南宋翰墨中独树一帜,这般刚毅与灵动交织的神品,着实令人叹服。”
前出师表
明太祖朱元璋则评价为 “纯正不曲,书如其人”。此帖是岳飞以草书所写的《前后出师表》,此作的创作时间可以拉回到绍兴八年之前,那一年岳飞率军北伐途经河南南阳武侯祠,不期而至的大雨迫使军队停留无法继续前行。
在那天晚上,被大雨阻滞的大军在此过夜,岳飞宿于祠内,面对壁间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,字字句句都触动着他内心深处的情弦。联想到自身坎坷的抗金之路,壮志未酬的悲愤、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,这时他联想到诸葛亮为蜀国尽功尽力,而他更是感同身受,想要快点收复国家失地。
展开剩余90%他找来纸笔,遂借着内心的激昴情绪,纵情提笔挥毫,将诸葛孔明这两篇《前后出师表》抄录下来,他借由草书的率性挥发出自己的情绪,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家国的热爱、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抗金事业的不懈追求。
看这幅字能明显发现,岳飞写字常从逆势起笔,笔尖弯着贴在纸上走,让每一笔都像憋着股劲儿,看着特别有张力和韧劲。就算字形开合变化很大,笔画也照样有力道,能看出骨子里的硬朗。
这字还带着点张旭那种狂放又奇特的味道,用笔时不停扭转,字体又新奇又多变,还很简洁利落。整体布局看着险中带巧、高低错落,满是动态感。偶尔出现的干枯墨色,更让画面层次分明,也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岳飞字里藏着的苍凉悲戚之情。
岳飞写的《前后出师表》墨迹原稿虽已经见不到了,但刻在石头上的版本和拓印下来的本子一直传到现在,给喜欢书法的后人留下了特别珍贵的学习材料。
国内现在还留着九处刻有这作品的石头,像陕西三原城隍庙、河南南阳武侯祠里的都很有名,虽其中有大多为清代翻刻,但刻匠仍保留其原有的韵味。
其中三原城隍庙那块刻着岳飞书法的石碑,被称作 “三绝” 碑,这字是袁保恒发现收藏后,由樊登云刻到石头上的。
这些刻石和拓本不光把岳飞书法的精华好好保存了下来,更把他的精神一代代传了下去。左宗棠在跋语中所言 “劲健飘洒,生气凛然”,方玉润笔下 “生气勃发,如雷电交驰,风雨骤至”,更将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情感张力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后出师表
如今,当我们站在这些刻石前,看着那 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 的字样,看着字里行间龙腾虎跃的气势与苍凉悲怆的底色,总会想起那个在南阳武侯祠中泪如雨下的夜晚。岳飞借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倾诉自己的壮志与愤懑,而千百年后的我们,又在他的笔墨中读懂了何为忠贞,何为坚守。
声明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!
声明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!
发布于:广东省保利配资-带杠杆的股票-正规炒股配资知识网-散户配资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